2008年7月21日星期一

澳門的奧林匹克運動教育

文 / 黃逸聰 本文載於2008年8月11日<澳門日報>文化教思專欄


奧林匹克運動的教育功能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澳門雖未具備資格派運動員參加,然而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及國際奧委會的同意下,把從未踏足澳門的“奧林匹克聖火”首次帶到我們眼前。五月三日火炬傳遞當天萬人空巷,無論是火炬手的一舉手、一投足,或者是聖火交接的一刻,都深深地吸引着二十五萬名在沿途圍觀的居民和遊客。支持者揮舞國旗、區旗,激動地吶喊:“奧運加油,中國加油!”的口號,歡呼之聲,振奮人心。把澳門市民、青年學生們愛國愛澳的情感激發出來,充分體現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教育功能。這就是奧林匹克運動的魅力,她不僅僅是體育競賽,而且具有豐富的教育和文化內涵。奧林匹克聖火不但“點燃”了澳人擁護祖國的“激情”,同時“傳遞”了澳人期盼加入奧林匹克大家庭及體育健兒踏進奧運會賽場的“夢想”。



「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從復興奧運會起,就堅決反對把這一運動看成是純粹的體育競技運動。他明確指出:“體育具有高度的教育價值,是人類追求完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可以說,他認為奧林匹克主義的基本功能是教育,恢復奧運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體育活動來教育廣大青年。

奧林匹克運動的教育功能是其最重要的功能,而且其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在《奧林匹克憲章》(Olympic Charter)中,多次出現“教育”一詞,如奧林匹克主義(Olympism)、奧林匹克精神(Olympic Spirit)、奧林匹克宗旨、奧林匹克格言(Olympic Motto)、國際奧委會使命及國家奧委會職能等。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價值,都能給予青年學生啟示和鼓勵。可見,教育是奧林匹克運動的核心,而青年則是奧林匹克教育的主要對象,而奧林匹克運動的教育價值是引導奧林匹克運動健康持續發展的原動力。奧林匹克教育專家、中國奧林匹克教育的第一人任海教授指出:“教育是奧林匹克運動的出發點與歸宿。”正如國際奧委會前主席薩馬蘭奇(Juan Antonio Samaranch)在為《奧林匹克運動》教材作序時說:“離開了教育,奧林匹克主義就不能達到其崇高的目標。”

奧林匹克運動 = 體育 + 文化 + 教育
顧拜旦先生提出的奧林匹克主義最實質的內容就是體育與文化教育的結合。浙江大學教育學院體育系講師郭怡認為:奧林匹克不僅包含“身體教育”或“身體文化”,它還具有智育、德育和美育等其他功能。說明體育必須和文化教育相結合才是真正的奧林匹克運動。奧林匹克運動之所以能有今日之成就,是因為它始終通過體育運動與教育、文化的結合促進人的和諧發展,進而促進社會的和平、團結和進步。這種思想不僅為奧林匹克運動確立了高尚的目標,也賦予了它豐富的教育價值和文化價值。

澳門除了舉辦火炬接力之外,政府及多個社團為迎接北京奧運的到來,紛紛舉辦一系列迎奧運的活動,如特別為青年學生而設的“奧林匹克青年營”、“奧運青少年觀賽營”、“青少年打手印迎奧運”、“奧運會及殘奧會志願者招募”等活動;又如能充分展示奧林匹克運動現代藝術美學的“迎奧運體育雕塑展”、體現“科技奧運”、展示高新科技的“2008科技活動周科普展覽 - 科技與奧運”以及回顧奧林匹克運動歷史與文化的“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珍藏品中國巡展 - 澳門站”等的展覽活動。同時舉辦與北京奧運會有關的學術會議和文藝表演,把奧林匹克運動各方面的資訊及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至的訊息在本澳廣泛傳播。


本澳市民,特別是青年學生,透過各類活動的參與和觀賞,使其對奧林匹克運動產生興趣,加深其對奧運知識的了解和對國家大事的關心,從而通過多種方式支持和參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北京奧運為這些活動的舉辦增添了更豐富的教育資源,開拓了更多的教育渠道,並提供了創新有趣的教育模式。這些活動的舉辦實際上都是一個教育的過程和教育的手段。任海教授強調:“現在的教育不是為奧運會服務,奧運會是為我們國家富強、人民的發展而服務。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推動社會發展,改善民族素質的加速器。”

澳門奧林匹克教育計劃的實施
從近年各奧運主辦國通過奧運會舉辦的機遇普及和發展其奧林匹克教育的經驗和實踐,對本澳制定中小學體育課程標準、完善體育課程大綱及開展奧林匹克教育計劃給予了一定的啟示及可借鑒依據。

據資料顯示:悉尼奧運會的組織者針對300多萬澳洲中小學生制定了“國家奧林匹克教育計劃”,將奧運知識納入從學齡前3歲幼兒到12歲的中小學生的學習生活。長野冬奧會推出了“一個國家一個學校”的奧林匹克教育計劃,讓76所中小學分別選擇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學習這些國家的文化特色、風土人情及了解奧運會和殘疾人奧運會代表團的狀況。2004年奧運會在奧林匹克運動的發源地希臘舉辦,其奧林匹克教育計劃由雅典奧組委和希臘教育部合作實施。不僅編寫用於奧林匹克教育的各種教材,還設計了體育、文化、文化多樣性、奧林匹克休戰和志願者等五大主題活動,吸引學生參與,從而將奧林匹克教育演化為全國青少年動腦、動手、出力流汗的活動性體驗。

《“北京2008”中小學生奧林匹克教育計劃》自2005年底啟動至今,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通過奧林匹克教育培養青少年綜合素質,推動中小學體育運動,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國際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努力為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奧林匹克教育遺產。

2005年10月31日,北京奧組委向澳門特區的學生贈送了3萬冊中、小學奧林匹克知識讀本,讀本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生動地介紹了奧林匹克運動的知識,旨在促進青少年對奧林匹克運動的了解、參與和熱愛,有助澳門的中小學學生加深對奧林匹克運動的認識並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拉近北京奧運會與澳門青少年的距離,在澳門青少年中傳播奧林匹克運動,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可見,國家非常重視澳門的教育,更鼓勵和支持澳門特區開展奧林匹克教育。

由教育暨青年局課程改革工作組於1999年制定的《體育課程大綱》內,高中、初中及小學的體育課程教學內容都包括有體育常識的教學,其中高一的教學內容設有奧林匹克運動介紹,而高中其他年級、初中及小學的課程大綱內未設有奧林匹克運動的教學內容。此外,本澳中小學還未有統一的體育教材。根據研究報告《澳門中小學體育課程及實施現狀研究與評鑒》有關校長對學生是否需要體育教材方面的調查統計指出:大部分校長持無所謂的態度,反映學校行政領導在體育教學方面的重視程度還有所不足。


由於奧林匹克運動知識能有效激發和培養中小學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有關方面在研制及編寫中小學體育教材時可適當加入一定篇幅的奧林匹克運動知識,普及和提高中小學的奧林匹克教育。同時,由於體育課程實施的關鍵在於體育教師,然而本澳高等院校的體育學位課程內容仍未設有奧林匹克運動。我國在高等體育院系開設奧林匹克運動課程已實施多年,更編寫了《奧林匹克運動》一書作為課程開設的教材。因此,為銜接本澳中小學體育課程開展奧林匹克運動知識的教學,提高體育教師們的奧林匹克運動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盡快把奧林匹克運動列入本澳的體育高等院校課程內顯得非常必要。

圖片來源:
http://torchrelay.beijing2008.cn/cn/journey/macao/photos/n214337052.shtml (新華社)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08-05/02/content_167946.ht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