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3日星期四

“費、森網球爭霸戰”市場化運作的啟示








文 / 黃逸聰
本文載於2007年8月23日<澳門體育週報>網頁

由威記冠名贊助並於其表演館舉行的“費、森網球爭霸戰”,日前門票開售,近一萬張公開發售的門票在短時間內售罄,其吸引程度絕不低於早前來澳的紅魔鬼曼聯。

是次賽事是由世界最大的體育經紀公司 - 國際管理集團(IMG)主辦及負責推廣。據資料顯示,IMG在全球38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100多個分部,包括我國的北京、上海、台灣以香港。其經營的對象大致有四類:體育類、藝術類、慈善類、休閒類。從其內部的業務部門構成來看,其工作重點仍放在體育方面,尤其是競技體育及職業體育,而網球更納入為其重點的運作小組之中。IMG在全球雇員超過2,000人,賽事遍佈全球,平均每天都有7項賽事在進行。其收入主要來源於賽事的組織承辦及運動員代理等,而費達拿就是IMG代理的運動員之一。

於《澳門東亞運動會市場開發成效的綜合研究》一文中指出:澳門極具市場化運作體育賽事的潛力。雖然澳門東亞運動會的市場營銷計劃存在多方面的不足,而且缺乏本地的專業體育經紀組織及體育營銷管理人才,影響了市場開發的成效,導致商業收益偏低。然而,近年澳門經濟持續增長、旅遊博彩產業高速發展、訪澳旅客不斷增加,居民消費水平不斷上升,意味著在澳門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具有極廣闊的宣傳和展示空間,對體育賽事推行市場化運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IMG就是看準了澳門具舉辦商業性體育賽事的市場潛力,得到了威記的冠名贊助已是成功的一半,能於其容納15,000名觀眾的表演館內進行賽事,僅從門票銷售方面就能賺大錢。若此項比賽在只有880個觀眾席的網球學校舉行的效益如何?可見,興建體育場館應具前瞻性,只要懂得如何市場化營運體育場館,一萬幾千個座位的網球場館對於現在的澳門來說一定能夠消化。

另一方面,電視轉播權的銷售亦為他們帶來可觀的商業收益,找來由中央五台現場直播賽事,社會效益更加顯著。贊助金額為60,000或80,000美元的體育贊助方面,包括威記在內已吸引了一家瑞士名錶企業及一家法國礦泉水企業共三家贊助商,為這個商業性的體育賽事更添商業化。門票銷售方面,除公開發售的120、250及500元三類門票外,亦提供貴賓包廂服務,20座的包廂價格為7,950美元(約63,600澳門元),14座的包廂價格為5,570美元(約44,560澳門元)(即每人平均約3,200澳門元),除能夠近距離欣賞賽事之外,還可以獲得如:當天比賽前的中午自助餐、比賽期間的軟飲料服務、紀念品及刊登公司或個人名字於場刊內等回報。門票的銷售亦設多樣化的分銷渠道,除可到售票中心直接購買門票,亦設網上訂票及電話預訂,方便在澳門及海外的觀眾購買,同時亦可舒緩售票中心現場售票的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費、森網球爭霸戰”及澳門國際馬拉松將於11月的三個週末連續舉行,一系列的體育賽事,除本地居民外,亦已吸引了一批香港及內地的觀眾購買門票來澳欣賞賽事,籍著其欣賞體育賽事來澳旅遊消費,對澳門的體育產業和旅遊產業影響巨大,有利促進澳門體育賽事旅遊的形成和發展。

圖片來源:
http://www.federersamprasmacao.com/gallery_cht.html

2007年8月9日星期四

觀賞型體育消費中“贈票”問題的研究對策

文 / 黃逸聰
本文刊登於2007年8月11日<澳門體育週報>第1488號第八版及2007年9月5日<澳門日報>蓮花廣場專欄




體育賽事觀賞和門票的定義
現場觀看體育賽事屬於非實物型的體育消費,也可稱為觀賞型的體育消費,是指人們用貨幣購買門票,以觀看、欣賞達到視覺神經滿足和精神愉悅目的的消費行為(鮑明曉,2006)。而體育賽事門票是指觀眾觀看賽事現場比賽的憑證(劉清早,2006)。

門票獲得的途徑與目的
獲得體育賽事門票的途徑有兩類,一類是贈票,即賽事承辦方免費贈送的門票(簡稱贈票);另一類是通過付款購買而獲得門票(簡稱購票)。
購票的目的分兩種:一種是為了自己需要看比賽去買票;另一種是買票贈送給別人看,如個買票給親朋好友去看,企業單位買票給客戶或單位員工去看,以上兩種均屬於為了維持良好的公共關係而買票。贈票的目的有三種:一是承辦方贈給相關的部門和個人,也是為了良好公共關係的需要;二是為了營造賽場氣氛,如組織啦啦隊;三是避免空座太多,臨時組織人進場觀看(李南築、袁剛,2006)。

體育賽事的性質與門票的關係
為了增加市民的凝聚力,培養市民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一般由政府舉辦的體育賽事或體育表演屬於公益性質,門票多以贈票或以象徵式的收費為主,例如“中華武術精英大匯演”及“曼聯亞洲之旅”澳門站賽事的公開訓練,門票就是以贈票形式向澳門市民派發。
在市場經濟的社會中,加上優質體育產品的供應,往往能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比如02年的“中、葡”足球賽,球迷反應相當熱烈,超過12,000多張門票僅36小時內全部售完,增建2,000多個座位後門票亦於50分鐘內售罄。05年的“巴、深”足球賽中,首日已售出6,500張門票,收入已經接近30萬美元。“曼聯亞洲之旅”澳門站賽事的門票於5小時內售罄,充分說明只要賽事具有吸引力,配合宣傳推動工作,必定能夠刺激消費者對比賽觀看的需求。因此,體育賽事的管理運作機構首先必須認清體育賽事是屬於“公益性的體育產品”,還是屬於“商業性的體育產品”,這對賽事採取何種門票計劃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贈票的負面影響
以澳門東亞運動會為例,據“澳門東亞運審計報告”資料顯示,運動會舉行期間的門票收入約1,286萬澳門元,從市場上所獲得的門票收入只有約431澳門元(33.5%),其餘約855萬澳門元(66.5%)金額之門票由政府部門購買並以贈票形式給予職工、學生及弱勢群體參觀賽事。但值得注意的是,被贈票者未必對賽事感興趣,亦難以保證其是否有進場觀看賽事。另一方面,真正希望觀看賽事的消費者卻因為贈票過多買不到門票。因此,盲目的贈票形式不僅影響了體育賽事的門票銷售計劃,減少了門票銷售方面的收入,而且賽事的入座率亦難以保證。此外,據報導顯示,“曼聯亞洲之旅”澳門站賽事的公開訓練,8000張免費入場證1小時內派完,雖然大會規定每人只可獲贈4張入場證,但沒有規定拿了入場證的市民不能再排隊拿證,結果有市民總共拿了40張公開訓練門票,規定形同虛設,結果訓練當天的入座率不足4成(約3000人)。
關於贈票的負面影響,在國內的中超亦有這樣的例子,亞泰俱樂部大幅削減了對於球迷協會的贈票福利,原因是主場球迷不為自己隊伍助威,反而為客隊打氣,俱樂部解釋:“過去俱樂部贈票是一種福利,但為了公平對待所有球迷,除了滿足贊助商的利益之外,贈票將進一步減少,慢慢讓大家接受買票看球的市場規律。畢竟,真正的球迷是不在乎球票的價格都會進來給擁護的球隊助威的,況且我們的球票價格並不高。”此外,廣州日之泉隊於天河體育館對延邊的一場賽事中,廣州球迷同延邊球迷發生了打鬥的事件,造成了惡劣的影響。事後,有關部門認為,發生球迷鬥毆的惡性事件,與日之泉俱樂部大量派送贈票有直接關係,因此勒令日之泉俱樂部一律不得派送贈票。
可見,贈票數量、方式等規定的管理對體育賽事影響很大,而贈票過多或利用不當可能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有學者指出,贈票的手段必須慎用,贈票過多對門票的正常銷售必定造成一定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會造成社會的惜購影響心理,即獲贈票的人未必對賽事感興趣,贈送門票雖然可使觀眾前來捧場,但無形中使許多人養成了“沒有贈票不看比賽”的習慣和“花錢買門票沒面子”的不良心理,一方面對購買門票的體育消費者來說不公平,另一方面這種贈票的文化間接導致市民減低對欣賞體育比賽的需求,無形中使體育賽事失去了應有的價值。

贈票的對策建議
舉辦公益性或推廣性的體育賽事或體育活動,贈票的方式除必須設限額規定數量之外,還應制定如登記身份證資料等機制以防一人拿多張門票,保證希望觀看賽事的市民或旅客都能入場欣賞體育比賽。
至於商業性體育比賽的贈票,往往是利用於邀請嘉賓、贊助商或供應商。競技水平不高的體育賽事也可應象徵式設定門票價格,並加強賽事的宣傳推廣,從市場化運作賽事的長遠目標來看,掏錢購買門票觀看體育賽事應慢慢培養起來。此外,可設學生或長者優惠門票鼓勵其欣賞體育賽事。此外,亦可組織學校或社團的小學生和弱勢社群參觀比賽,培養其對體育運動的興趣。總之,贈票過多產生的負面影響甚大,嚴重影響體育消費市場的健康發展,體育賽事的管理運作機構在制定門票的計劃時應作多方面考慮,研究出切實可行的辦法推廣體育賽事,一方面可以培養澳門市民對欣賞體育賽事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培育澳門的體育消費市場,促使澳門體育產業的形成和發展。


圖片來源:
http://www.macausports.com.mo/newsview.asp?id=482&bpid=11